千萬別在空白勞動合同上簽字
2013-12-09 10:29 點擊量:1433 來源: 中工網(wǎng)——《勞動午報》
昨天,在北京市豐臺區(qū)總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室里,勞動爭議的雙方當事人為兩份勞動合同爭得面紅耳赤。職工一方的代理人說:“這勞動合同上加蓋了你們單位的公章,同時也有負責人簽字,怎么會是假的呢?”單位負責人反駁道:“你那份勞動合同上的工資約定的是7000多元,是她自己寫的,而我們手里的勞動合同才是當初跟她簽訂的那份?!弊罱K,雙方未能達成一致意見。調解結束后,記者采訪了調解此案的豐臺區(qū)總工會勞動爭議調解中心工會調解員劉仁午。
記者:這是兩份什么樣的勞動合同?
劉仁午:這起勞動爭議的職工方是張女士,今年9月因工資問題提出辭職,其后要求單位支付經濟補償。在調解過程中,她的代理人提交的勞動合同,與單位提交的合同是同一文本,但在勞動報酬條款中,單位出示的勞動合同中寫的月工資是6500元,而個人提交的勞動合同中寫的是7300元,兩份合同的月薪相差800元。除此之外,其他內容完全相同。
點評:勞動合同中約定的月工資是勞動者每月所得的勞動報酬,它關系到職工的切身利益。在解決勞動爭議時,工資數(shù)額的多少,關系到勞動者能得到多少經濟補償,因為按照《勞動合同法》的規(guī)定,經濟補償除了跟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有關外,另外就取決于工資的高低了,每月工資多,最后得到的經濟補償就相應會多,反之自然會少。
記者:怎么會出現(xiàn)這種情況?
劉仁午:當事人張女士是該單位的人事部經理。這家企業(yè)的人員流動比較頻繁,為了工作方便,單位將已加蓋公章、負責人簽過字的空白勞動合同放在人事部,由張女士一人保管。勞動合同文本共有5頁,而其中的月工資數(shù)額是在第2頁里,該項為空白內容,訂立合同時再填寫。同時,這5頁合同除了最后一頁加蓋公章并有負責人簽字外,其他4頁上均未加蓋騎縫章,這就容易出現(xiàn)抽換其中頁面的情況。
點評:當文件有很多頁面時,為了避免有人抽換其中的紙張,可將文件各頁的邊縫連在一起蓋章,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騎縫章。雖然它只是蓋章的一種方式,但可以保證文件的連貫性,并有效地防止造假。在簽訂勞動合同時,可將兩份合同的頁面放在一起加蓋騎縫章,這樣在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自保管勞動合同時,能避免任何一方抽換其中的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