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體稱工資條例因壟斷行業(yè)強烈反對而夭折
2013-06-03 09:44 點擊量:2106 來源:未知
收入分配改革總體方案已經漸行漸近。
10月17日,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,提及收入分配改革時,表示將在第四季度制訂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總體方案?!吨袊洜I報》記者日前從參與該方案制訂的人士處獲悉,“如果進展順利,明年3月前會對外公布?!痹趯<覀兛磥?,“現(xiàn)在正是方案制訂討論最多,爭議較大的時期?!?/p>
了解情況的人士還向本報記者透露,總體方案是綱領性的文件,不會如外界預想那樣具體,但對于社會普遍關注的壟斷行業(yè)收入分配問題,總體方案肯定會有體現(xiàn)。而據了解,原先備受關注的《工資條例》已經夭折,其部分內容將被融入收入分配改革總體方案。
劍掃壟斷行業(yè)
10月25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(fā)言人對外表示,各個方面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制訂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,方案涉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職責主要是機關、事業(yè)單位和企業(yè)職工的工資制度方面,根據中央和國務院的部署,各個方面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制訂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,這要經過有關部門研究,經過中央和國務院審議批準之后發(fā)布。
“在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中,將會涉及壟斷行業(yè)?!鄙鲜鰠⑴c方案制訂人士透露,“整體方案都屬于綱要性的東西,不會涉及具體規(guī)章,在總體方案中將包含對壟斷行業(yè)進行收入分配改革的意思表達?!?/p>
壟斷行業(yè)的收入分配問題一直牽動著社會各界的神經,由于這些部門多數靠控制國家資源和公共服務獲利,其背后有著深厚的政府背景和公共資源,他們獲得遠高于社會平均收入水平的待遇而備受詬病。據了解,人社部多年來的調研都涉及壟斷行業(yè)的收入差距,既包括壟斷行業(yè)企業(yè)內部存在著的近百倍的收入差距,也包括壟斷行業(yè)和非壟斷行業(yè)間存在著的巨大的收入差距。
據了解,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總體方案的起草工作于2004年啟動,由國家發(fā)改委牽頭負責,財政部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、國資委等多個部委參與制訂。作為收入分配改革中重要內容的《工資條例》曾被寄予厚望,但在2010年上報國務院之后就銷聲匿跡了,了解情況的人士表示,由于爭議較多,受到壟斷行業(yè)的強烈反對而“夭折”。
事實上,據記者了解,在對《工資條例》討論時期,便對壟斷行業(yè)的分配方式給予諸多關注。甚至,《工資條例》討論小組收到來自上級的指示,并最終制訂了壟斷行業(yè)漲薪需要對外公布以及聽證的規(guī)定。
雖然《工資條例》出臺已經無望,但其討論小組與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討論組的人士存在著部分重合,壟斷行業(yè)收入問題依然是繞不過去的坎。
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日前發(fā)布的2011年《中國薪酬發(fā)展報告》,部分行業(yè)工資上漲過快,2007年企業(yè)高管與農民工工資收入差距最大曾達4553倍,企業(yè)內部近5年來高管工資增幅明顯超過普通職工工資增幅。
確定重點
此前,也曾有消息透露,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重點在于初次分配的改革。
發(fā)改委收入分配改革司人士曾向記者講解:“目前收入分配共有三個層次?!?/p>
“第一層次是初次分配,即勞動者的工薪。”據了解,為中小企業(yè)減稅意在為初次分配中勞動者加薪提供基礎。
此前發(fā)改委著手制定政策均主要針對第二次分配和第三次分配。“第二次分配是稅收,第三次分配是各種慈善捐款?!鄙鲜鋈耸勘硎?。
對于二次分配,也曾經有學者建議和討論通過為中小企業(yè)減稅,增加就業(yè)和收入等問題。
“十二五”規(guī)劃也提出,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、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,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,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,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,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,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,盡快扭轉收入差距擴大趨勢。
記者從參與該方案制訂的人士處獲悉,“如果進展順利,明年3月前,會對外公布?!?/p>
而此時,“正是方案制訂討論最多,爭議較大的時期?!睋私?,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由發(fā)改委牽頭制訂,人社部等相關部門參與討論。
敏感時期
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一直獲得國務院的高度關注,“在明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,肯定會對收入分配改革有所體現(xiàn),所以,現(xiàn)在的工作就是在兩會召開之前,完成方案。”一位參與制訂該方案的人士向記者表示。
據了解,從2004年起,國家發(fā)改委就業(yè)與收入分配改革司就著手制訂《收入分配改革總體方案》。并在近一年的時間內,召集了社會各界的學者和官員進行討論研究。
記者采訪的多名參與發(fā)改委關于收入分配改革討論的人士都向記者表示:“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制訂得不會很詳細,比如工資問題,不可能像人社部對相關問題討論得那么仔細?!?/p>
一位曾經參與發(fā)改委討論會議的人士向記者透露:“我們當時討論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如何縮小收入差距、壟斷行業(yè)收入過高的問題如何解決,如何有效控制灰色收入等等。”
在年底公布的《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總體方案》中,“這些問題都有可能涉及?!?/p>
由于涉及的問題非常敏感,發(fā)改委在制訂該方案的時候,也非常注重保密工作。
“我參與的討論內容是一年前進行的,開會的時候,發(fā)改委沒有給我們任何資料,只是聽取了大家的意見。”一位常年研究收入分配改革的學者向記者表示。
而另一位參與討論的人士表示:“我是最近參與了發(fā)改委的討論,也沒有發(fā)給我們任何文字性的材料,以及參考的內容?!?/p>
接受記者采訪的幾位人士均表示:“前期討論的內容都很一般,與這幾年外界和學者的呼聲都差不多?!?/p>
記者從另一位為發(fā)改委就業(yè)與收入分配改革司提供“外腦”支持的專家處得到消息,“發(fā)改委一直很重視收入分配改革,經常邀請學者前去講課,或者參加座談、征求意見,但是說得多,做得少?!?/p>
該人士對發(fā)改委的尷尬境地表示理解,“真正實施起來時需要多個政府部門的相互協(xié)作,發(fā)改委也難以協(xié)調。”
究竟誰讓《工資條例》“夭折”?
據了解,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總體方案的起草工作早在2004年就啟動了。作為收入分配改革中重要內容的《工資條例》曾被寄予厚望,但在2010年上報國務院之后就銷聲匿跡了,了解情況的人士表示,由于爭議較多,受到壟斷行業(yè)的強烈反對而“夭折”。(10月27日《中國經營報》)
關于收入分配改革遭到反對、干擾、阻撓,相關報道不少。比如,有勞動專家公開指出,收入分配改革久未成行是因為既得利益集團阻撓;中國社科院去年發(fā)布的《社會藍皮書》也披露,收入分配改革遭遇私企和國企阻撓。如今,又有知情人士披露《工資條例》因壟斷行業(yè)反對而“夭折”。
顯而易見,在如今這個多元化的時代,無論是某項立法,還是某項改革,必然會有各種博弈,有人支持就會有人反對,這很正常。問題是,我們必須要搞清楚是誰在反對而且是強烈反對《工資條例》,因何反對,以何種方式反對?如果不搞清楚這些問題,支持者與反對者就無法進行公正公平博弈。
這次,知情人士稱壟斷行業(yè)反對《工資條例》。盡管“壟斷行業(yè)”指向比較明確,但如你所知,中國的壟斷行業(yè)有很多,究竟是哪些壟斷行業(yè)讓《工資條例》“夭折”呢?總之,公眾應該知道到底是誰在與自己進行博弈。
在筆者看來,改革過程中出現(xiàn)博弈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公眾不知道自己和誰在較量———也就是說,不知道對手是誰,“敵人”是誰;更可怕的是,不知道對手以何種方式表達反對意見。如果公眾處在明處,而對手處在暗處,顯然,最終吃虧的是公眾。
因此,誰在反對《工資條例》,以什么方式反對,有關知情者應該公開準確信息。圍繞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這場博弈,才是公平公正公開的,否則,天平就有可能向干擾者傾斜。
其實,杜絕干擾也不難,只要有關部門開門立法,讓民眾全程參與改革,不給干擾者留下作為空間,即使壟斷行業(yè)想干擾也沒有機會。如果政策制訂過程處于保密狀態(tài),公眾無法監(jiān)督,自然就給了干擾者阻撓改革的機會。鑒于《工資條例》受到壟斷行業(yè)強烈反對,所以筆者也強烈建議,以公開透明來遏制各種干擾。
更重要的是,任何改革都有阻力,改革的主導者要有不怕阻力的勇氣。如果因為某些阻力,《工資條例》就銷聲匿跡了,恐怕還是改革的勇氣不夠。我們要意識到,如果這一輪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向壟斷行業(yè)妥協(xié),對改革的破壞力更大,我們要為收入分配不公付出的代價也更大。